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費有望調整、高考改革方案 或上半年出爐、英語診斷或不再“診斷”……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圍繞教育、醫(yī)療等熱點話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楊曉超表示,未來高中外語 診斷可能會像“托福”、“英語四六級”一樣,只要高中期間考過就行,而不是“一考定終身”。此外,北京高校的錄取指標明年起將向遠郊區(qū)縣傾斜。
【關鍵詞 高考改革】
北京改革方案擬上半年出臺
記者:目前,全國層面正在加緊對高考方案進行論證,北京的高考改革方案何時出臺?會有哪些變化?
楊曉超:北京的高考方案上半年應該就能出臺?偟南敕ㄊ牵荒“一考定終身”。按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將來要簡化高考科目,只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其中外語要逐步過渡到“社會化診斷”。
同時這不代表其他科目就不占高考成績。比如,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雖然不參加高考,但要進行高中學業(yè)的水平診斷,成績也會在高考中占一定比重,就類似于會考。
高考外語將降低診斷難度
記者:外語的“社會化診斷”如何理解?
楊曉超:對于外語診斷,想法是希望逐步過渡成“社會化診斷”,降低診斷難度,不出偏題怪題。
有一個思路,計劃從高中開始,考外語就像考“托福”、英語四六級一樣,一年考一到兩次,只要在高中期間,考下來就算合格,因為外語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學習工具。
記者:這種思路什么時候能實行?
楊曉超:估計實行至少要3年以后。因為即使是現(xiàn)在公布,也要給孩子,包括學校一個過渡期,讓孩子們朝這個方向去準備。所以我說至少要3年后吧。
志愿服務等綜合評價或納入考核
記者:高考成績還會有其他因素影響嗎?
楊曉超:孩子整體學業(yè)階段的綜合評價,包括從事志愿者、對社會服務的情況等,經(jīng)過學校評定后,也會在高考里占一定比重。
記者:這個綜合評價權下放到學校,會不會出現(xiàn)一些不公平的狀況?
楊曉超:我個人是贊同這個綜合評價納入高考體系的,應該倡導孩子為社會服務的精神。當然,你說的不公平可能會出現(xiàn)。這就需要制訂一系列后續(xù)的配套辦法,比如做志愿者怎么做;哪些情況是有危險性的,不能去等等。
【關鍵詞 教育公平】
高校錄取指標明年傾斜遠郊區(qū)縣
記者:北京提出在京高校錄取指標會向遠郊區(qū)縣傾斜。這個計劃今年會實施嗎?
楊曉超:今年應該不會改變,這個想法從明年開 始實施。設想的初衷是從人口疏解角度考慮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市區(qū),遠郊區(qū)縣孩子要上好學校,就要到市里上學,而且不是一個人來,是一個家庭都要來,這 就會導致城區(qū)人口越來越多。另外,從資源配置均衡角度考慮,政府有義務為每個孩子提供好的公平的上學機會,逐步把差距縮小,讓遠郊區(qū)縣的孩子不用進城也有 機會進入好大學。
引進社會力量辦學均衡教育
記者:您怎么看待天價學區(qū)房現(xiàn)象?
楊曉超:這是市場調節(jié)的現(xiàn)象,比較正常,就是教育不均衡。美國也有類似現(xiàn)象,優(yōu)質教育資源周邊的房價也很高。
記者:那如何來打破這種教育不均衡?
楊曉超:現(xiàn)在有一種思路,就是無論是教育還是醫(yī)療,可以通過聘請社會力量管理和運營,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借助社會力量來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引進社會資源,對公立公辦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
比如新建社區(qū)規(guī)劃的學校,教委完全可以通過社會招標,委托教育集團管理,提供九年義務教育,只要達到標準,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