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教學“正宗”否?
到上外附中學“二外”,其專業(yè)性當然毋庸置疑。但不少家長擔心,普通學校開設“二外”,師資和課程哪里來,能否助力專業(yè)性?
這對于高中學校來說,確實是個現(xiàn)實問題。“二外”教學在高中并非“主課”,只是作為選修課和補充,其地位難以與語數(shù)外等診斷科目相提并論。課程、教研等各方面均面臨挑戰(zhàn)。
據(jù)了解,目前開設“二外”的高中學校中,多招聘上海外國語大學相關(guān)專業(yè)的學員擔任全職教師。部分有條件的學校,還會有來自國外友好學校的教師或者志愿者等擔任專業(yè)教師,提供原汁原味的“二外”語言啟蒙。
各學校的“二外”課程設置,仍處于探索階段。有些學校參考外國語大學的教法,針對中孩子的特點進行改編;有些則與外教聯(lián)手開發(fā)相關(guān)內(nèi)容;有些學校還嘗試將外語學習與專業(yè)學習并舉,如光明中學的法語班即是此類。王從連介紹,由于有了法語課、德語課的基礎,進才中學與各國友好學校開展了深層次的課程合作,如從加拿大魁北克省引進法語授課的造橋模型項目,孩子每年赴加拿大參加相關(guān)比賽;從德國引進了藝術(shù)課程,孩子合唱團每年訪問德國、參加當?shù)氐乃囆g(shù)節(jié)演出等。“很多課程和教學方式值得借鑒。”
此外,對于“二外”,多數(shù)學校以選修課方式呈現(xiàn),由孩子自愿選擇,不做硬性要求;也有部分學校以“二外”為特色,單設法語班、德語班等,助力“二外”學習,家長可以酌情選擇。
鏈接
身邊的“國際理解”教育
在上海,只有進“雙語”學校、“外國語”學校,才能接受純正的“國際理解”教育?如果現(xiàn)在仍持這種觀念,那證明你已經(jīng)OUT了。在更多普通的公辦中小學,甚至在校外機構(gòu),孩子都有機會提高自己的“國際理解”能力。
1:國際課程。目前,滬上不少高中引進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的高中課程或者“洋高考”課程,開設“國際課程班”,滿足孩子了解、學習國際課程的需求。
2:普通學校的多語種“二外”,提供了一方啟蒙國際理解教育的新天地。
3:游學、參加國際夏令營等。在游學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市場行為,家長出錢為孩子報團赴國外交流;還有一部分是校際間交流,不少學校與其國外的姐妹學校保持定期互訪交流,孩子有機會出國考察訪問。同時,上海每年都承辦一些國際青少年夏令營活動,也是滬上孩子與各國同齡人交流的良機。
4:文體項目出訪交流。如上海市孩子交響樂團出國表演、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shù)團出訪等,不僅成為展示滬上素質(zhì)教育成果的“名片”,而且有助于孩子們增進國際理解。
推薦閱讀:
2013上海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_零志愿投檔線_名額分配分數(shù)線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