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點擊免費領取→300套!北京初一初二初三下學期期中試題真題及解析>>>(持續(xù)更新中,建議收藏)
七年級北京期中診斷語文復習計劃!基礎薄弱的同學更應充分利用這次復習的時機,狠抓基礎,做 到復習到位,消化到位,力爭經(jīng)過復習能有較大的提高。“沒有較好,只有更好”讓我們以此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span style="color:#f00;">七年級北京期中診斷語文復習計劃。
七年級下冊語文總復習資料
先進單元
第1課《鄧稼先》
1.文學常識
《鄧稼先》是一篇傳記,作者是楊振寧,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傳記,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內(nèi)容
本文將鄧稼先這一人物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描寫、評價,抓住了他忠厚平實、真誠坦白的性格特點,突出了他對民族的貢獻,高度贊揚了他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
3.重點字詞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鋒芒畢露lù:比喻銳氣和才干全都顯露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憑侵略、壓迫、剝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
婦孺rú皆知:連婦女兒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鮮xiǎn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勛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盡瘁cuì: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
當之無愧kuì:沒有什么可以慚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礎。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別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
家喻戶曉xiǎo:每家每戶都知道。
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
摯zhì友:親密的朋友。
籌chóu劃:想辦法;定計劃;籌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猶豫。
殷yān紅:帶黑的紅色。
4.重點句子
(1)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來寫?
奧本海默→較好人物→鋒芒畢露;鄧稼先→真誠坦白→從不驕人。通過對比,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
(2)默讀第五部分,想一想:這部分開頭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渲染了古羅布泊荒無人煙、凄涼蕭索的環(huán)境氣氛,從側面寫出了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同時也含蓄地將研制“兩彈”比作一場鏖戰(zhàn),而科學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
(3)“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說,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生,還會這么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
(4)作者為什么稱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作者稱鄧稼先是“奠基人”“開拓者”,充分贊揚了鄧稼先在我國核武器的基礎建設和發(fā)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肯定了他在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發(fā)展領域的地位。
(5)“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較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是說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
(6)“鄧稼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領導、團結廣大人民一起前進,就是把這些奉為自己的的行動準則,因此他是理想黨員。
第2課《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學常識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選自人民日報 ,作者臧克家,現(xiàn)代詩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馬》廣泛流傳,被譽為“農(nóng)民詩人”。
2.文章思想內(nèi)容
本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述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所說所做,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獻身的精神。
3.重點字詞
詩興不作:作,起。
典籍jí:記載古代法制的圖書,泛指古代圖書。
鍥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樣。
兀wù兀窮年: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
群蟻排衙yá:指整齊地排列著。
深宵xiāo
獨裁cái:指當時蔣介石的專制統(tǒng)治。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緒十分激動;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氣沖斗dǒu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4.重點句子
(1)文章寫了聞一多先生的哪幾件事?
學者方面:聞一多先生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
革命家方面:聞一多先生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2)作者在敘述過程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試分析其作用。
形象描寫:炯炯目光,目不窺園。
細節(jié)描寫: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作用:使聞一多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體再現(xiàn),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可以具體感知。(3)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的說法,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
(4)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仰看起來越高,攀登起來就越起勁;鉆研起來越困難,就會鉆研地越鍥而不舍。整齊的句式,敘議結合,寫出了聞一多對“說”與“做”的態(tài)度和原則——嚴謹踏實、勇往直前、堅持不懈。
點擊了解>>>學而思1對1期中沖刺3詞課 僅需198元即可體驗,為孩子減輕復習壓力~咨詢課程請撥打:
第3課《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
1.文學常識
《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選自《蕭紅全集》,作者蕭紅,代表作《呼蘭河傳》、《生死場》。2.文章主題思想
這篇回憶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感覺,捕捉魯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在我們眼前展現(xiàn)了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讓我們親臨到魯迅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先生關心、扶持青年人和熱愛祖國、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3.重點字詞
輕捷:動作輕快敏捷。
憂郁:憂傷郁結;憂慮煩悶。
深惡痛絕: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揩kāi:擦,抹。
闔hé:閉合。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4.重點句子
(1)在作者眼中,魯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作者眼中的魯迅是一個開朗、熱誠,關心青年,關愛家人,矢志創(chuàng)作,珍惜時間,熱愛生活,博愛蒼生的偉大而又平凡的人。
第4課《孫權勸學》
1.文學常識
(1)體裁:編年體通史
編年體
指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體例。編年體是以時間為經(jīng),以史事為緯,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較早起源于中國,代表作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
(2)作者:北宋司馬光
(3)作品:《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歷時十九年完成,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zhàn)爭。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tǒng)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2.重點字詞
當涂:當?shù),當權。涂,?ldquo;途”。
掌事:掌管政事。
辭:推托。
務:事務。
治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經(jīng),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
博士: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邪:語氣詞,后寫作“耶”。
但:只,只是。
當:應當。
涉獵:粗略地閱讀。
見:了解。
往事:指歷史。
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若:比得上。
以為:認為。
益:好處。
才略:才干和謀略。
非復:不再是。復,再。
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泛指多天。
更:重新。
見事:知曉事情。
拜:拜訪,拜見。
3.句子翻譯: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學習!
2.卿言多務,孰若孤?
你說(你)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的事務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當年吳縣的那個阿蒙了!
4.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嗎?
5.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6.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負的人分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為什么知曉事情這么晚啊!
8.蒙辭以軍中多務。
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
4.重要問題
1.《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該書是北宋(朝代)司馬光(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 362年間的史事。
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勸學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上均填課文原句)
3.魯肅的話表現(xiàn)了他驚訝、敬佩的情感,也從側面寫出了呂蒙學有所獲;文末的“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進一步闡明了這一點。
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開卷有益。
5.孫權是用什么方法勸呂蒙學習的?
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
6.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所表示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嗎”。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耳:表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7.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有哪些?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總會學有所成。
8.本文雖短,但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刻畫了鮮明的人物性格。請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
孫權:豁達、大度,待人坦誠、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關心部下,對部下要求嚴格,善勸。
呂蒙:樂于接受勸告,勤奮好學;機敏精干、虎虎有生氣的將才。
魯肅:直爽、敬才、愛才;忠厚的長者。
9.找出魯肅贊揚呂蒙的語句,并指出這里是什么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這里是側面描寫。
作用:突出表現(xiàn)呂蒙學有所成。
10.孫權的哪些主張和行動值得我們重視和效仿?
孫權認為廣泛地學習很有益處,不能因為事務多、時間少就不學習。
11.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志同道合。這較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12.表明呂蒙自己治學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語句是哪句?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3.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內(nèi)容,你知道是什么嗎?結合我們已掌握的寫作知識,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省略的內(nèi)容:呂蒙的學習過程。
好處:這一部分與中心內(nèi)容無關,可以省略,這樣既節(jié)省筆墨,又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語文的學習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哦。想了解相關課程的同學,請撥打學而思愛智康免費咨詢電話:!
七年級北京期中診斷語文復習計劃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另外學而思學科老師還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北京初中各年級期中診斷試題》。
點擊免費領。骸300套!北京初一初二初三下學期期中試題真題及解析>>>(持續(xù)更新中,建議收藏)》
查缺補漏,助你備戰(zhàn)各類診斷!
部分資料截圖如下:
點擊鏈接領取完整版資料:https://jinshuju.net/f/ZJsXxj
同時也向您的孩子推薦學而思1對1期中沖刺3詞課 僅需198元即可體驗,為孩子減輕復習壓力~點擊鏈接:https://www.izhikang.com/xes-h5/activeTemplateDetail/?bizId=20210311132802523125000000686188&activityId=ac010202103110001&city=010&pageUse=h5&activityType=ac&sourceCode=xgwyd&utm_source=xgwyd&name=%E6%9C%9F%E4%B8%AD%E8%80%83%E5%89%8D%E5%86%B2%E5%88%BA%E8%AF%BE 或者下方圖片即可預約
相關推薦:
② 北京期中診斷初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