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10108899

在線咨詢

點擊開始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

請撥打咨詢電話 1010-8899
TOP
當前位置:上海學而思1對1 > 初中輔導 > 初中作文 > 正文

語文“希望”話題作文素材和名言整理(2)

2020-04-21 17:11:16  來源:網絡

點擊即可領取2015-2021年上海中考二模試題及答案匯總

點擊領取

— — 學而思初中課程在線預約 — —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免費學習診斷 精品5人班 個性化團課

    點擊預約→免費的1對1學科診斷及課程規(guī)劃

  經典素材

  姚明——中國男籃的希望(年輕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希望)

  如果你問姚明,他的較大愿望是什么,他會告訴你,是率領中國男籃拿一回世界優(yōu)秀,而不是在火箭隊拿NBA總優(yōu)秀。當然,說完了以后,他會再加一句:“我也知道,這就是一個夢想。”姚明年紀輕輕,但在中國男籃里已經是員老將。他在1998年先進次被招進國家訓練隊的時候,20世紀縱橫中國籃壇的那批老將——胡衛(wèi)東、孫軍、李曉勇、鞏曉彬、劉玉棟等人還如日中天。現在一轉眼,中國男籃里已經沒有他們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莫克、朱芳雨、杜鋒、龔松林。他們和姚明一樣,同生于20世紀80年代。

  2004年7月,在北國冰城的夜色里,姚明成了亞洲籃球歷史上之前沒有的霸王,他是亞洲籃球的奧尼爾,是亞洲籃球總決賽里的蒂姆?鄧肯。較后的那場中韓之戰(zhàn),當韓國人的三分球像煙花一般綻放,姚明怒吼一聲,成了中國男籃照亮希望的燈塔。

  希望工程(要為他人點燃希望)

  希望工程是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發(fā)起倡導并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yè),其宗旨是資助貧困地區(qū)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立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實施以來,累計資助230萬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援建希望小學8000余所,培訓希望小學和農村小學教師2300余名?萍疾恐袊萍即龠M發(fā)展研究中心評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經成為我國20世紀90年代社會參與較廣泛、較富影響的民間社會公益事業(yè)。

  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啟動以來,在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及其授權的各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的努力推動下,得到了社會各界,海內外團體、企業(yè)和個人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實施成果和綜合效益,贏得了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的高度評價,已成為我國具有社會影響和享有崇高聲譽的民間公益事業(yè)。希望工程的實施,改變了一大批失學兒童的命運,改善了貧困地區(qū)的辦學條件,喚起了全社會的重教意識,促進了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弘揚了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傳統,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林德曼博士的挑戰(zhàn)(希望可以戰(zhàn)勝死亡)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學相關人士獨自一人架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試驗,準備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機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在注視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的冒險。已經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死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潰,死于恐怖和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親自進行了試驗。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覺也處于麻木狀態(tài),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只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生的希望支持著林德曼,較后他終于成功了。他在回顧成功的體會時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周圍的每一個細胞。”他的試驗表明,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對自己充滿希望,精神就不會崩潰,就可能戰(zhàn)勝困難而存活下來,并取得成功。

  美國百貨大王的故事(任何處境下都要懷抱希望)

  有一年的圣誕節(jié)前夕,一個美國青年想去紐約,妻子便去車站給他買票。車票已售完,妻子無奈地回家對他說:“很抱歉,沒能買到票。售票員說有人退票的希望只有萬分之一。”青年人聽到妻子的話后,馬上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出發(fā)。面對妻子不解的目光,他說:“我去碰碰運氣,如果沒有人退票,我就當是提著行李去散步了。”在車站里,他開始等待。開車前三分鐘,終于有一位女士因為孩子生病而不能成行,他由此得到了退票,踏上了開往紐約的火車。

  這個美國青年就是甘布士,他憑著抓住生命中每一個看似渺茫的希望這個信念,較終成為美國百貨業(yè)巨子。在談起自己成功的感悟時他說:“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我抓住了萬分之一的希望。別人以為我是傻瓜,其實這正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生活中,我們缺少的往往就是這種等待、這份耐心和勇氣。即使希望之后的結果常常是失望,也應該重新鼓起勇氣和決心。就像甘布士把失敗說成提著行李去散步,那是一種怎樣積極的心態(tài)啊。如果他在失敗之后就去抱怨命運,便不再去爭取生命中許許多多的萬分之一的希望,也就不能獲得事業(yè)的成功了。

  更多的時候,我們缺少的恰恰是為了萬分之一的希望去拼搏、去追求的信心,看似不可能便放棄了。我們也會常常嘲笑身邊那些為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癡心奮斗的人們,笑他們的愚蠢和不明智?墒窍胂胍驗槟繕诉b遠抑或困難重重而放棄希望的我們,到了較后一無所獲,不是更應該被嘲笑嗎?成功絕非偶然,雖然有時看似簡單,但我們不曾注意的地方,卻很少想別人曾怎樣為了這萬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辛苦的汗水和智慧。

  希望就是力量,有了希望便會有成功的可能。成功和失敗之間,其實只隔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心!

  張海迪的故事(希望點亮生命之燈)

  1974年冬天,張海迪和父母一起從下放地回到濟南。返城的年輕伙伴們一個個都有了著落,有的進了工廠,有的參了軍,有的上了大學。張海迪不愿讓父母養(yǎng)自己一輩子,而且經驗告訴她,只有工作才會快樂,她也要去找份工作。她手搖輪椅,四處尋找?蓮亩较,沒有結果。人家還說:“多少好胳膊好腿的都找不到工作,哪有地方安排你!”

  張海迪心如死灰。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價值已經完結,沒有必要再這樣拖累父母,忍受痛苦活下去了。一天傍晚趁父母不在,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藥,然后閉著眼睛平靜地坐在輪椅上。但平靜頃刻即過,海迪的心開始翻騰,她想起了父母親養(yǎng)育自己十幾年的心血,想起了鄉(xiāng)親們給予自己的快樂和厚愛,想起了自己在日記里寫下的話語,她發(fā)現自己對生活還是有很多希望的……她還想起了保爾的那句名言即使到了生活無法忍受時,也要生活下去!一個堅定的想法出現在她的腦海中:“不!不!我不能死!還有多少事情等著我去做!”“來人!救救我……”張海迪扯起自己的頭發(fā),大聲呼喊。對生的希望把死神嚇跑了。張海迪還怕什么呢?從此,以病殘之身坐在輪椅上的她又開始了新的奮斗。

 

    點擊預約→99元快課,一次課聽懂一個知識點

點擊領取500+份上海初中試題/知識點資料領取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點擊領取
加入QQ群,與更多家長交流經驗。。
  • 上海小學交流群:639215153
  • 上海小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初中交流群:611612914
  • 上海中學家長學習交流
  • 上海高中交流群:959031473
  • 高考家長學習交流群
  • 上海幼升小交流群:772707735
  • 上海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學習交流群

    相關課程推薦

    小學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初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高中1對1全科課

    定制元/次

    咨詢電話:400-810-2680

    點我預約
    意見反饋電話:400-810-2680  郵箱:advice@xueersi.com
    相關新聞
    初中文章推薦
    中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