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教育 > 中考備考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初中化學期末1對1輔導

2016-12-29 12:14:20  來源:愛智康

  初中化學期末1對1輔導!期末診斷,檢驗同學們學習成果的這次大考又來了,大家準備的怎么樣了?那怎樣在期末診斷中拔得頭籌?選擇負責有經驗的輔導班當然是重要的一環(huán)。愛智康助力2017期末診斷為大家分享初中化學期末1對1輔導!

 


  初中化學期末1對1輔導


  


  中考化學選擇題四大解題技巧


  一、淘汰法


  運用“淘汰法”,貴在找出各選擇項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結合四個選項進行對照判斷,該方法常用于“概念”的考查,新情景問題的解決運用。


  例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兩種粒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這兩種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B。 若兩種粒子的質子數相同,這兩種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C。 若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


  D。 若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這兩種粒子的較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


  解析 本題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題步聚為:①審題:明確題目要知道怎樣條件下的兩種粒子才可能是同種元素;②淘汰:先根據兩種粒子是同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較外層電子數不一定相同。可淘汰D,因為同種元素的兩種粒子其核外電子總數和較外層電子數不一定相同。同時知道C應為題中答案。同種元素的兩種粒子,其核內質子數一定相同。


  反過來,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兩種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果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兩種原子,那么,它們是同種元素,但由于粒子可能是離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B。同理可淘汰A,因為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的兩種粒子,若一為原子,一為離子,那么它們一定不是同種元素。答案:C


  總結 根據題目提供的條件和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比,直接淘汰不合理的選項;或通過分析,確定某一選項,進而采用對比取舍手段,根據這一確定(選項)否定其他選項。做到明辨是非,去假存真。


  二、分析比較法


  例2 向盛有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質量稀硫酸的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固體物質,使其與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小的是 (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解析 此題是一道典型對比分析選擇題材。由題干給定信息可知:四個反應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應,則說明四種物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溶質)的質量也相等,所以判斷得到的硫酸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的關鍵是:確定反應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質量分數越小。由化學方程式:


  Mg+H2SO4 MgSO4+H2↑


  MgO+H2SO4 MgSO4+H2O


  Mg(OH)2+H2SO4 MgSO4+2H2O


  MgCO3+H2SO4 MgSO4+H2O+CO2↑


  不難看出,只有Mg(OH)2與此H2SO4反應生成的水較多。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100%,反應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質量及溶質質量分數是相同的,且四選項的物質與水都不反應,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為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水,質量也相等(不變)。因此,本題求解簡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較各種物質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鎂和生成水的質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質量相同,且與各物質正好完全反應,故生成的硫酸鎂質量相同,通過化學方程式分析,顯然Mg(OH)2與H2SO4作用生成的水較多,故C項符合題意。


  答案:C。


  總結 根據題意,聯系和運用已學過的、已掌握的有關知識,對題目進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將題中列出的幾種答案相互對比,從而助力選擇和確定正確答案。


  三、估算法


  此類功課主要適用于簡單的化學,如果按部就班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利用“估算法”省時、簡單、準確。


  例3 20 g 20%的NaOH溶液與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應后,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是( )。


  A。藍色 B。紫色 C。紅色 D。無色


  解析 此題可用估算法。等質量的堿酸中和時,誰的相對分子質量總量小,溶液就顯該性。即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總量小,較后溶液顯酸性;堿的相對分子質量總量小,較后溶液顯堿性。因此有:


  2NaOH+ H2SO4 Na2SO4+2H2O


  80 98


  因為80<98


  所以溶液顯堿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藍色。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由以上三種解法可知:思路一樣,但解法較為簡單的是第三種方法——估算法,所以估算法的解題方法掌握了的話,可以節(jié)省解題的時間。加快解題的速度。


  總結 型選擇題與題的區(qū)別之一是,前者不必寫出過程,因此可以根據特征數據進行估算,有時也可將題目的某些數據簡化,進行近似。


  四、差量法


  此類選擇題,考查溶液質量分數、質量變化的居多,也有利用天平考查的,方法準確簡單明了。


  例4 現有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5.6 g,與過量的CO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物質為4.8 g,則原混合物中銅單質的質量分數為 ( )。


  解析 與CO發(fā)生反應。由于是充分反應,所以生成物中沒有CuO;得到的固體物質全部是Cu的質量,這4.8 g的Cu應是原混合的中混有的Cu的質量和生成的Cu的質量之和。此題的解法很多。


  設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x g,則銅為(5.6-x)g有:


  銅的質量為:5.6 g-4 g=1.6 g


  其中差量16為CuO轉變?yōu)镃u時的失氧量,也就是反應前后固體物質的質量差。


  所以混合物中銅單質的質量分數為:(單質銅的質量/ 混合物的質量 ) 100%=(1.6 g/5.6 g) 100%=28.6%,答案:C。


  總結 找準物質量之間的關系,能使我們很快地解出結果,而且過程簡捷明了。


  五、假設法


  該類選擇題是在遇到未知條件較多時,可假設多個條件,進行比較判斷,選出正確選項。


  例5 相同質量的下列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質量較多的是( )。


  A。鎂 B。鋁 C。鋅 D。鐵


  解析 本題為已知等質量的不同金屬,比較它們與酸反應產生氫氣質量的大小,解這類題目只需找出生成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化合價的關系即可。不需逐一寫化學方程式,列比例式求解。


  設金屬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r,化合價為+a價。


  即:m(H2)= (金屬元素的化合價/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m(金屬)


  設本題中等質量的金屬為1 g,所以有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注意 本題得出的規(guī)律是:等量的金屬與足量的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化合價成正比,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本題根據常規(guī)解法如下: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商值越大。故相同質量的鎂、鋁、鋅、鐵中與足量HCl完全反應后生成氫氣較多的是鋁。即本題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總結 化學知識有許多規(guī)律,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有助于我們解題;化學解題方法有許多特殊法,了解和掌握這些特殊之所在,并運有于解題,可以簡化解題步驟,可以從繁中悟出簡,從難中覓出易。


  總之,解復雜的中考化學選擇題貴在把握考查的實質,做到方法準確得當,以不變應萬變,抓住關鍵、注重“妙用”,達到準確助力明了。


  

  初中化學期末1對1輔導!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初中12本名著精華版資料包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1對5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