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輔導 > 初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

2016-10-21 13:14:34  來源:愛智康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魯山山行》的作者是梅堯臣。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現(xiàn)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世稱“梅直講”、“梅都官”。下面給大家介紹《魯山山行》閱讀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上冊課外古詩詞《魯山山行》訓練大匯總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閱讀訓練】


  1.先進句意思是什么?


  2.“好峰隨處改”一句中的“處”是指______,“改”指_________。


  3.頸聯(lián)兩句,每句前兩個字與后三個字之間是______關(guān)系,也是對頸聯(lián)中“___”一句的照應。


  4.說說尾聯(lián)的妙處。


  5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6本詩收束蘊藉有味,為詩家青睞,請稍加點評。(4分)


  7、“林空鹿飲溪”一句描繪的景物,是作者遠觀所見還是近觀所見?請說明理由。(4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任意一聯(lián)詩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恰恰投合我愛好天然風物的情趣。


  2.詩人所到之處 眼中的“好峰”因自己腳步的移動而變化姿態(tài)


  3.因果 幽徑獨行迷


  4.詩人在山中一個人獨自行走,欣賞著種種美景,“峰”“熊”“鹿”“云”都令他著迷,可一路走來就是看不見人家,于是詩人自己問自己:“人家在何許?”恰在這時,“云外一聲雞”回答了詩人的提問:“這里有人家呢!”我們可以想象,詩人望云聞雞之后,必然懷著十分喜悅的心情加快步伐,向那發(fā)出雞鳴的白云深處的村莊走去——詩人“山行”中希望看見“人家”的神態(tài)和心理,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而且詩人所向往的“人家”,由于白云繚繞,只聞雞聲,不見其形,更令人遐想不已。所以后人評論此詩的尾聯(lián)“幽而有味”。


  5.這首詩描寫了作者早行魯山所見到的千山競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2分)抒寫了詩人對山野風光的喜愛欣賞之情.寫出了作者從容、閑適的心境。(2分)


  6.尾聯(lián)以設問收束。以“一聲雞”表明白云生處有人家;回應作者“山行”見聞。含蓄蘊藉,令人余味無窮。(4分)


  7、是遠觀所見。(1分)上句“霜落”交代時令已是深秋,霜凍使得樹葉都落光了,山中樹木都光禿禿的,顯得疏朗空曠。“林空”表明詩人是透過稀疏的樹枝,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3分)(回答鹿是很警覺的動物,詩人只可遠觀,得2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或閑適自得)的思想感情。(1分)可結(jié)合任意一聯(lián)分析,答案要關(guān)涉“景”與“情”兩個方面。如首聯(lián):恰恰和我愛好山野風光的情趣相合,千萬座山峰時高時低。表明詩人正有寄情山野的閑適之情,而時高時低的山巒剛好合乎詩人的心意。如頷聯(lián):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隨著觀看的角度而變化,幽深的小路,令獨自出行的我迷路。“好峰”“幽徑”寫出了詩人游賞時的愉悅心境。如頸聯(lián),寒霜降落,熊爬上樹,樹林空寂下來,鹿悠閑地在溪邊飲水。寫出了山林的空曠和生機,表達了詩人的閑適之情。如尾聯(lián):云外傳來一聲雞叫,暗示著有人家,仿佛在回答詩人心中的疑問。景與情契,表現(xiàn)了詩人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3分)


  

請點擊下載附件

點擊下載

點擊下載試題:《魯山山行》閱讀答案.rar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