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湖心亭看雪》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張岱。張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明末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著有《瑯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被稱為“都市詩人”。下面給大家介紹《湖心亭看雪》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心亭看雪》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
【重難點語句】
1、文章寫于明朝滅亡后,卻用明代的紀年,有何深意?
〖解析〗“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這是中國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聯系作者生平思想可以看出答案。
〖參考答案〗說明在作者的心中明代始終沒有滅亡,不忘故國之情永在。
2、文章開頭寫“獨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而后又寫到“到亭上,有兩人鋪氈而坐”。這樣寫從情節(jié)上看有什么作用?
〖解析〗“獨”字與后文出現的幾個人看起來是矛盾的,實則是作者故意為之,一方面作者頗為自高,在他看來舟子雖然存在猶如不在,而下文亭中遇知音出人意料,正是情節(jié)設置的需要。
〖參考答案〗開頭用“獨”字一方面表明自己超凡脫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鋪墊,為下文湖心亭上有知音蓄勢,使文章波瀾頓現。
【重點難點分析】
1、寫湖心亭景色的句子:“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透出了由湖心亭觀雪之壯觀景色,“兩三粒”映出了天地之浩瀚。
2、點明主旨的句子: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本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敘事是行文的線索,用儉省的筆墨交代了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著重記述賞雪的具體經過,突現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統一與和諧。在看雪過程中,抓住景物──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點,作者以準確的感受體會到簡單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景物因此有了內容。文章敘事重在抒情,選擇三天大雪后、人跡鳥聲俱絕時、肅殺冷寂氣氛中賞雪,作者的心態(tài)與情趣可見一斑;寫景從人的感受入手,從人的角度寫景,將人和景有機地結合起來,人的參與,給有可能顯得冷清、單調的景物注入了生機,而人與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湖心亭看雪》重難點.rar |
《湖心亭看雪》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