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古詩詞是歷年小學診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暑期即將結束,孩子們要開始收收心,進入學習狀態(tài)了。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上海小學可能會考古詩詞,供廣大孩子們準備學習。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關于作者:賀知章字季真,號四明狂客,主要擅長寫絕句。另外一首《回鄉(xiāng)偶書》也廣為流傳。
2、這首《詠柳》是一首詠物的詩,通過對于柳樹的描寫,贊美了春天給大地帶來的勃勃生機。
3、相關功課
。1)本詩中妝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絲絳________(用絲編成的繩帶)
。2)本詩中運用了(擬人,比喻,設問)的修辭方法。
。3)詩人把(春風)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個樂府古題。李白用了這個題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沒有襲舊,而是自成以風格。尤其是前四句,通過簡單的文字寫出了兒童對于月亮懵懂的認識。
2、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同樣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的巧妙結合,表現(xiàn)了一個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藝術意境。
3、相關功課。
。1)“又疑瑤臺鏡”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懷疑)的意思,這兩句詩分別出自李白寫的(古朗月行)和(靜夜思)
。2)李白的這首小詩寫得是他小時候對月亮的看法,詩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盤)和(瑤臺鏡),十分幼稚而可愛,語言質樸,比喻有趣。
(3)詩中(又疑瑤臺鏡)這一句借助神話傳說,表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點。
《鋤禾》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這首詩又叫《憫農》,作者唐代詩人李紳!稇戅r》共兩首,這是其一。詩的重點是寫農民的辛苦,并告誡人們要愛惜糧食。
2、相關功課
(1)這首詩當中的名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誡人們要(珍惜糧食,不要浪費)。
。2)詩的開頭描寫了烈日當頭(農民)的辛苦,提醒人們(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詩歌表達了對農民(敬重與同情),詩人范仲淹《江上漁者》中也有兩句詩寫出了勞動人民的饑苦,這兩句詩是(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3)請說說你讀完這首詩的感受。
《憫農》其二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譯文:春天中下一粒種子,秋季能收萬顆糧食,全國都沒有閑置的土地,但仍然有農民餓死。
很多孩子,直譯這首詩是沒有問題的。但農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糧食,為什么還會有農民餓死呢?這實際上是封建社會的剝削制度造成的悲劇。
2、相關功課
(1)《憫農》二比《憫農》一更加深刻,對農民的辛勞及悲慘命運做了真實的描寫,你有什么感想請說一說。
。2)詩中第(1)句寫春種,第(2)句寫秋收。春華秋實概括了(農民)生產糧食的(辛苦)。“一粒粟”和“萬顆子”形成鮮明對比,表現(xiàn)了農民勞動(創(chuàng)造的巨大財富)。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作者:王之渙字季凌。是盛唐時期的詩人。
2、重點詞語解釋:
。1)鸛雀樓:是在現(xiàn)在山西省永濟市西南,因為經(jīng)常有一種叫鸛雀的鳥在上面棲息而得名。
。2)依:傍著盡:消失窮:達到極點更:再。
3、相關功課。
(1)前兩句詩是詩人所____(見),短短的十個字,現(xiàn)在看來,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景,后兩句是詩人所(想),要想看到較遠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層樓。
(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現(xiàn)在被人用來鼓勵別人積極向上、不斷努力。請你寫出其他的激勵人們的詩句(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
愛智康小學頻道為大家提供了上海小學可能會考的古詩詞,大家可以拿去好好看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撥打免費電話:4000-121-121!
2016智康暑期課 | ||
預初銜接課程 | 點擊咨詢 | 點擊查看專題 |
新概念英語 | 點擊咨詢 | 點擊查看專題 |
初中文言文專項課程 | 點擊咨詢 | 點擊查看專題 |
小學1對1獎學金課程 | 點擊咨詢 | 點擊查看專題 |
小學1對1精品課程 | 點擊咨詢 | 點擊查看專題 |
課程相關咨詢電話 :4000-121-121 |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