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輔導 > 初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行道樹

2011-02-16 11:16:23  來源:幫考網(wǎng)

  教師資格認定診斷初中語文說課稿:行道樹


  一、教材來源


  《行道樹》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制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本文還通過行道樹與同類的優(yōu)越處境對比,類的無知行為對比,表現(xiàn)了“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精辟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通過組織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聯(lián)系孩子自己的人生體驗,領(lǐng)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是七至九年級這一學段的起始階段。孩子經(jīng)過六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住住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xiàn)在語文學科,就是只滿足于對字詞句的理解,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認識不足。因此要借助孩子的閱讀期待,引導組織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從事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再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孩子的學情,我認為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體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yǎng)合作研究的習慣,并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讀、體味、領(lǐng)悟是學習的重點,理解無私奉獻者形象是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1.教法設計


 、偾榫皠(chuàng)設法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把握與孩子知識水平和情感的貼近點,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情感共鳴。


  ②朗讀感悟法朗讀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孩子默讀、朗讀、賞讀、品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啟迪。


 、蹖υ捇臃ㄩ喿x教學是孩子、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孩子成為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gòu)文本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學法指導


  ①圈點批注法通過畫一畫、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養(yǎng)成讀書就動腦動筆的習慣。


 、谔骄块喿x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提出疑問,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合作探究。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