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誠信、真誠、善良……在現在的中孩子看來,這些品質是自己的朋友較應該具備的。對于這些初入社會的青少年來說,一份真摯的友情是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而人品是他們在選擇朋友時較為看重的。
這是一項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東城區(qū)教育團工委合作完成的調查得出的結論。調查的實施時間為2004年3月至6月,共訪問了北京市東城區(qū)6所中學的705名初一到高三的孩子。
與此同時,一項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策劃,7月7日至9日在中青在線實施的網絡調查顯示,對于廣大網民來說,誠信、真誠、善良等品質同樣是他們交友時較看重的。在我們所列舉的10項品質特征中,人品特征的獲選率普遍高于性格特征的獲選率。
由此可見,中孩子群體與廣大網民群體對于朋友人品的要求幾乎一致。涉世不深的中孩子在擇友問題上表現出了超年齡的冷靜。
作為社會成員,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與他人進行交往。青春期對于每一個成長中的個體來說,都是逐漸開始走出家庭進入社會的重要階段。那么,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孩子能否順利完成這一角色的轉變?他們的交往情況是怎樣的?
調查發(fā)現,75%的中孩子認為自己可以與父母保持良好溝通。經過進一步分析,我們發(fā)現,初中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明顯好于高中組孩子。這說明高中階段的孩子更大程度地“走出家庭”,他們更多依靠朋友和自己而非家長來解決問題。而處于初中階段的中孩子在生活中依然較多地需要家長的幫助。因此相比高中孩子,他們與家長的溝通顯得更加順暢。
調查的另一個結果也印證了“走出家庭”的中孩子更多地依靠朋友或自己的結論。60%的中孩子承認自己在心煩的時候會找朋友聊天,還有59%的人認為自己會選擇“獨自呆著”。這兩項的獲選率遠遠高于其他選項。此外,寫日記(31%)、運動(29%)和上網聊天(23%)也成為中孩子排解煩惱的主要渠道,而“向父母傾訴”的獲選率只有15%。
經過進一步的比較,我們發(fā)現,不同群體的中孩子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不同的傾向。女生比男生更多地采取與朋友聊天、寫日記的方式,而男生比女生更多地采用運動的方式來排解不愉快心情。獨生子女更多地用找朋友聊天、上網聊天的方式,而非獨生子女更多地用寫日記的方式來解決煩惱。
如何學會與異性交往也是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需要面對的新問題。調查顯示,中孩子中有異性朋友的占總數的64%,而承認自己“與異性同學在一起經常會臉紅”的中孩子只有12%。此外,調查還發(fā)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孩子比初中孩子更容易與異性交往。
談到對男女生單獨交往的態(tài)度,49%的中孩子持支持態(tài)度,只有7%的人表示明確反對。此外還有44%的人認為“很難說”。調查發(fā)現,由于家庭環(huán)境所致,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更支持異性間單獨交往。同時,男生對于異性同學單獨交往的態(tài)度明顯比女生更加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