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晨報訊(記者 羅德宏)本市中考招生將逐漸改變“一考定高低”的做法,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有望成為中招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記者昨天從本市義務教育教材改革先進輪實驗工作總結會獲悉,預計今年年底,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孩子都將擁有自己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手冊。
而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在今后初中入學、中考中所占分量將日益突出。
自2001年秋季起,本市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義務教育階段的先進輪實驗,至今,絕大多數(shù)區(qū)縣和學校已完成首輪實驗。來自市教科院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課改以來,對于課改政策及社會教育環(huán)境的滿意度上升。其中“課堂教學評價”、“教師評價”、“孩子評價”的滿意度均由2005年的86%到87%上升至2008年的93%到94%。
作為教學評價改革的內容之一,本市已為小孩子和初中生編制了形式多樣的孩子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客觀記錄孩子的學習效果和發(fā)展狀況。市教科院副院長張鐵道透露,今后本市將汲取奧運教育和孩子志愿者的成功經驗,考慮把孩子定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自2004年啟動中考改革,今年中考制度改革已全面推開。改革改變了過去以分數(shù)簡單相加作為錄取依據(jù)的做法,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日常學業(yè)成績作為招生的重要依據(jù)。
據(jù)介紹,今后在初中入學及中考中,本市將逐步嘗試采取多種方式,除了關注孩子的學業(yè)素養(yǎng),綜合素質評價將“產生更大的作用”。有關負責人透露,相關改革辦法將由基礎教育課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體方案,并上報市政府批準實施,“肯定會有一個時間表”。
據(jù)市教科院基教所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底,北京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將建立,經過授權,中小孩子的個人成長記錄和素質評價均可上網(wǎng)查閱。這意味著,今后中學在招生和教育中,都可借助該電子平臺迅捷了解孩子綜合素養(yǎng)的評價情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