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綠化植物具有調(diào)節(jié)氣候、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nóng)田的作用,還具有凈化空氣、凈化污水和降低噪聲等功能。
凈化空氣 植物凈化空氣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① 保持大氣層中氧和二氧化碳(CO)平衡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氣層中CO濃度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綠色植物是氧氣的主要制造者和CO的消耗者,對保持氧和CO的平衡有重要作用。據(jù),每公頃植物一年釋放的氧:農(nóng)作物為3~10噸,落葉林為16噸,針葉林為30噸,常綠闊葉林為20~25噸一株樹齡百年的山毛櫸(Faus slvatica),其葉片總面積約為1600平方米,進行光合作用時,每小時可吸收CO約2352克,釋放氧1712克。據(jù),大約150平方米的葉面積,可以滿足一個人的需氧量。
② 降低大氣中有害氣體的濃度。植物能吸收氟化氫、二氧化硫、氯、二氧化氮、氨、臭氧、汞蒸汽、鉛蒸汽以及過氧乙酰硝酸酯、乙烯、苯、醛、酮等氣體。如氟化氫通過40米寬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帶比通過同距離的空曠地后的濃度可降低近50%。二氧化硫通過一條高 15米、寬15米的法國梧桐 (Platanus acerifolia)林帶濃度可降低 25~75%。綠化植物能阻擋、過濾和吸收有害氣體,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③ 減少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綠化植物不但能夠阻隔放射性物質(zhì)及其輻射,而且能夠過濾和吸收放射性物質(zhì)。如一些地區(qū)樹林背風面葉片上的放射性物質(zhì)顆粒只有迎風面的1/4。樹林背風面的農(nóng)作物中放射性物質(zhì)的總放射性強度一般為迎風面的1/20至1/5。又如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有1毫居里的放射性(碘時,在中等風速的情況下,1公斤葉子在1小時內(nèi)可吸滯1居里的放射性碘,其中2/3吸附在葉子表面,1/3進入葉組織。不同的植物凈化放射性污染物的能力也不相同,如常綠闊葉林的凈化能力要比針葉林高得多。
④ 減少空氣中的灰塵。綠化植物能夠阻擋、過濾和吸附空氣中的灰塵。據(jù)測定,一個位于綠化良好地區(qū)的城鎮(zhèn),其降塵量只有缺乏樹木的城鎮(zhèn)的1/9至1/8。草地也有顯著的減塵作用,它不僅能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還能固定地面塵土。如有草皮的足球場比無草皮的足球場上空的含塵量少2/3至5/6。
⑤ 減少空氣中的細菌。一方面由于樹木可以減少灰塵,從而減少了附著在灰塵上的細菌;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植物能分泌揮發(fā)性物質(zhì),具有殺菌或抑菌的能力。如在一個城市綠化差的街道上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細菌數(shù)目,比同一城市綠化好的街道上高1~2倍以上,比同一城市樹木茂盛的植物園中高40~50倍。松、柏、樟等樹木能夠分泌揮發(fā)性抑菌物質(zhì),在這類樹林中,空氣中細菌含量比植物園還少。
[香樟,能分泌揮發(fā)性抑菌物質(zhì)]
凈化污水 森林有凈化水源的作用。據(jù)測定,從每平方公里無林山坡流下來的水中溶解物質(zhì)的含量為16.9噸,而從有林山坡流下來的水中含量則為6.4噸。如果水流過30~40米寬的林帶,其中氨含量可降低到原來的1/2至2/3。森林還可以減少水中細菌的數(shù)量水流通過30~40米寬的林帶后,每升水中所含細菌數(shù)量比不經(jīng)過林帶的減少1/2。水流通過 50米寬的生長 30年的楊、樺混交林后,所含細菌數(shù)量能減少9/10以上。此外,各種水生和沼生植物也能凈化污水。如在試驗水池中種植蘆葦